reading 阅读
  • 首页 /
  • 阅读 /
  • 热点 /
  • 法庭赋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克莱默夫妇》 /

法庭赋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克莱默夫妇》

简介


《克莱默夫妇》是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与1979年出品的家庭伦理片,该影片由罗伯特·本顿执导,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贾斯汀·亨利领衔主演。影片于1979年12月17日在美国首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利和父亲克莱默先生相依为命最后和母亲重归与好故事。该影片于1980年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以及包括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男配角等四项提名。


从法律的角度看,影片中的法庭赋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在财产权、监护权方面拥有平等的地位,可以争论可以举证,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剧情

泰德·克雷默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广告职员,他整天忙碌而忽视了妻子乔安娜,平日里对妻子的种种要求也让妻子对这样失去自我的生活深感疲惫和厌倦,终于有一天,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在泰德拿下一个大客户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打算庆祝的一个晚上,突然收拾了所有行囊,抛下丈夫和儿子离家出走。

泰德的生活骤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他无法兼顾繁忙的工作和照顾孩子两件事,经常遭至上司和儿子两方面的不满。


幸而有妻子平时的好友玛格丽特·菲尔普斯太太(也是楼里的邻居)的帮忙,总算还能对付过去。



泰德父子俩相依为命地生活着。渐渐地父子俩已是亲密无间,难以分离了。在一次游玩中比利不慎弄伤了眼睛,泰德抱着儿子疯狂地跑到医院。手术时,泰德紧紧地守在儿子身边寸步不离。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泰德忽然接到乔安娜的电话,两人在一家餐馆见了面。此时,重新找回自我、容光焕发的乔安娜已是收入丰厚的设计师,她前来纽约是想获得比利的抚养权,两人不欢而散。



一场官司不可避免。然而祸不单行,在这个准备官司的关键时期,长期因为家庭生活拖累而在工作上屡出错误的泰德却不幸被老板开除。为了打赢官司,泰德不断努力去应聘,几经努力,终于在二十四小时内又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法庭上,双方的律师全都咄咄逼人。虽然有玛格丽特出庭作证说泰德是位好父亲,法官还是把监护权判给了乔安娜。为了避免给比利带来影响,泰德放弃了上诉,但泰德在法庭上的陈词也已经打动了乔安娜。父子俩分离在即,俩人在一起做最后一顿早餐。就在等待中,乔安娜打来了电话,她见到了泰德,告诉他自己改变了主意,不再要求获得比利的监护权了。泰德父子终于不必分离了。



经典台词

泰德:如果你想做个大男孩,就得学着别人说抱歉时,就不要心存怨恨,以免让人家难过很久。


玛格丽特:如果他真的爱我,就不会让我跟他离婚。





泰德:比利和我共同建立了一个家,我尽了一切力量,它不是很完美,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家长。有时候我没有足够的耐心,忘记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但我在他身边,我们一起吃早餐,他和我一起聊天,然后一起去学校。晚上我们一起吃完饭,一起聊天,然后我会念故事给他听,我们一起重建了生活,彼此相爱。如果你毁了这段关系,可能无法弥补。

影评

《大众文艺》评论

罗伯特·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曾获九项奥斯卡提名。和它的原名《克莱默对克莱默》(kramer vs kramer)一样,看似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却柔中带刚地包含了多重的人物对抗的关系,使一部家庭伦理电影能在生活化的展现中波澜起伏,反映社会现实中人与人的沟通壁垒和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失落、逃避和愧疚。但影片也暗示了新保守主义在家庭伦理电影中的日益流行和新好莱坞在叛逆之后的必然回归。


《电影文学》评论

电影《克莱默夫妇》是一部反映单亲家庭、伦理道德等传统主题的社会伦理剧,同时又是一部反映以乔安娜为代表的女性颠覆刻板、回归自我的作品。影片以女性主义为视角,以男权思维模式下女性刻板形象的建构为切入点,探寻电影《克莱默夫妇》中乔安娜刻板形象的塑造根源,展示了乔安娜颠覆刻板、回归自我的历程,并指出乔安娜现象对于现代女性的启示和意义。


影片涉及夫妻、母子、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中父子之间关系的变化让观众感动不已。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父子之间的对白可以更好地理解父子关系由疏到亲的变化,更深刻地体会电影对白在塑造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马甲:

时间是贼 偷走一切

导演总是在有意无意地用似曾相识的场景,将整个片子,连成一条线,环成一个圈。我不知道用“轮回”两个字形容这部电影是否恰当,让我怎么说呢,世界是圆的,轮回也是圆的。最后谁也跑不掉。由“分”和“离”组成的单词,总是漂白在深处的颜色,被许多黑蓝灰绿衬得距离遥远,即便是想努力地嗅到一些酸楚的齐心,最后依然是融化的黄色路灯下,用着也许是某一种的“微笑”说了声“那么,再见了。”

监护权之争:法律地位可见一斑

女性家庭地位的进步是法律地位升级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对女性的认可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家庭回归社会,具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自我意识,才能在更高社会层次的法律层面上获得一席之地。


从前的乔安娜在家庭的束缚下变得顺从,甚至懦弱,从未想过奔波于社会,更不要说对自己法律地位的争取了。然而回归并适应社会之后,她变得独立、坚强,对自己想要的地位和权利毫不放弃,甚至公然将丈夫告上法庭,这种勇气在当时男权社会眼中是惊世骇俗的。 

影片在法律视角关注的是家庭的另一个问题——离婚后孩子该何去何从。当夫妻间的感情无法延续之后,离婚可以给两个人完全的自由,但孩子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割舍的牵挂。那么,成人摆脱烦恼和痛苦后该如何保护孩子,尽可能地让幼小、细腻的心灵受到最小的伤害,至关重要。影片《克莱默夫妇》中,泰瑞和妻子乔安娜分手后对孩子的处理方式值得人深思。乔安娜作为专职妈妈在离开前与儿子朝夕相处,那种深厚的感情是不可磨灭的,离开后,小比利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妈妈。此时的乔安娜有了独立并且较高的经济收入,认为自己完全能够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但最后,她看着儿子的挣扎和丈夫流露的深深不舍,放弃了监护权。 

从法律的角度看:首先,影片中的法庭赋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在财产权、监护权方面拥有平等的地位,可以争论可以举证,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其次,法庭最后的判决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承认女性在抚育子女方面具有的母性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更是承认了女性可以在事业和家庭方面获得平衡,工作和家庭是可以兼得的,这是新时代女性的新标准,更提供了一个成功女性生存模式的成功范例。 (徐慧敏)


中美法律中关于对于子女抚养监护的比较

称谓不同
以《婚姻法》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将离婚后对子女的权益义务统称为“抚养权”,而在中国,“监护权”的用途和范围较抚养权更广,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保护,纳入到了监护权的行列,而对于未成年子女,单用“抚养权”一词。
以《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为代表的美国判例法或成文制订法,将“监护权”定义为父母对子女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的权利或义务。


种类不同
中国“抚养权”归属父母一方,是否另一方只享有“探视权”而不再享有“抚养权”目前尚处模糊地带;而美国“监护权”则已明确细分为有单独的监护权、共同的监护权和他人监护三种。

行权不同
很多监护权的行使,在父母不能同时出席的情况下,需要出席一方有单独的监护权(Sole Custody),这与共同监护权相对(Joint Custody)。


整体看来,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未成年子女在更多的时候法律地位相对不够独立,被父母视为自己的宝贝或附属;而在美国的法律体制下,未成年子女的法律独立性更能得到深一步的重视,比如,父母打骂子女、空关子女、甚至不在自驾车上为子女安装儿童座椅都是违法行为,这在中国也是不可思议的。从法律实施效果上说,中国法律规定更贴切中国国情,美国法律也经在美国人中形成观念,都没有对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