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投资的最优模式是什么?
影视剧投资更适合“风险共担”模式
以债权方式投资影视剧,固定收益与风险之间严重倒挂。因此,才容易出现利率越高,投资风险越大的双输结果。同时,我认为影视剧投资更适合“风险共担”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我认为需要合格的投资人和合格的制片人。
1.合格的投资人应更懂影视行业,并拥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
作为影视行业的合格投资人,应足够了解影视行业的风险和收益规律,并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人应该学习影视业的:发展历史、宏观环境、发展周期、产业链格局;产销模式、市场主体格局、从业人员情况、消费者行为规律;生产周期、财务周期、现金流特点等等。
合格的投资人,还应当拥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换句说,就是亏得起。当然,投资人加入影视行业,应该组建适当的资金池,并进行起码的项目投资组合,以便提升内部抗风险能力。
影视行业通过以下方式,可能带来的回报,应该足以对冲投资人所承担的风险。
同一部作品,如果足够优秀,可多次重复销售,且复制成本几乎为零,即长尾效应。每一部作品,都可能创造一个IP/形象。这样的IP是有独立生命力的,可以其为核心,重复生产不同的系列内容。并且有可能进行跨界衍生开发。比如,最近热映的史上最牛逼的小妖“胡巴”,在商业上就具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如此,投资的核心目的就应该是“沉淀”以上版权/品牌资产。这个世界上,最滑算的事情,莫过于一次投资,重复收益。影视行业就有可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为了收获这样的版权/品牌资产,值得更多的冒险。
如果影视行业有更多的合格投资人,行业将更加注重长期回报,自然就更加注重积累。整个行业就会更加愿意加大投入进行研发创新,这对于以”创意“为核心的影视行业而言,意义重大。
总之,对于投资人而言,影视行业不应作为“理财”性质的投资标的,而应是“产业投资”的标的。否则,投资人很可能就是为影视行业的整体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做了嫁衣裳。
2.合格的制片人应更懂资本
在风险共担的模式下,制片人不用再为固定回报的还本付息背负压力,但实际上却对制片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严格来讲,一个影视项目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项目的成本、收益、风险都应与其他主体隔离。但我国影视行业多年形成的惯例,影视公司不为单独的项目新设一个法律主体,而是依附于影视公司母体旗下。所谓多个投资方所进行“联合”,仅限于版权意义上的“联合”,并没有成熟的治理结构。随着单个影视剧的规模不断增大,单项目主体是必然的选择,正如好莱坞的模式。
我们暂且将每一个项目都视为一个公司,参照公司的成熟治理结构,来区分投资人、制片人的权利义务。这更符合资本的习惯规则,也更有利于影视项目进入资本市场。
在影视项目中,投资方就股东,制片人就是总经理。总经理对所有投资方负有“受托责任”,有义务管理好投资方的资金。
制片人应当用投资人听得懂的语言,去说服投资:
为了更好地说服投资方加入,制片人应像创业者一样,把以下问题讲清楚:产业链格局、市场细分情况、项目定位、供需格局、项目的比较优势;如何控制拍摄发行过程,可能的风险是什么;成本收益及现金流分析;团队优势等等。
寻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可能对于制片人及项目的要求都更高。但合适的投资人更能理解项目可能的风险,对于后续合作将省下不少功夫,也更有利于打造制片人的品牌。制片人不要侥幸地去“忽悠”外行投资人,多少案例都证明,大部分这样的外行投资人都是一锤子买卖。制片人应该在寻找投资人的环节多多历练,融资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谈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投资人的语言。
用“过程透明”来管理好投资人的风险预期: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风险因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影视项目成与败,可能就在一念间,制片人也无法控制最终结果。因此,对投资方的风险预期管理就是制片人的必修课。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预期结果很差的事情,即使他们说已经为最坏的结果做好了心理准备。所有投资方都会始终期待那个最好的结果。
制片人需要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向投资方披露项目进行的真实情况。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项目不确定性的因素,更要着重披露。在过程中,如果项目的风险因素披露充分,即使结果很差,投资方会认为这是项目的正常结果;如果结果非常好,投资方则会理解为意外惊喜。
进行这样的预期管理,是为了创造投资的双赢局面。结果不够理想的项目投资成本,其实应视为后续项目的研发投入成本。如果因为预期管理不当,导致投资人和制片人不再继续合作。则制片人无法很顺利地开始后续项目;投资人理论上为制片人的新项目支付了研发成本,却因为不再投资制片人的新项目,而没有办法获得其应有的回报。
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为了保证业务的持续性,很核心就是预期管理。在这方面,我本人作为基金管理人,有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因此,我强烈建议制片人要很好地提升投资人的预期管理能力,才能在融资能力方面胜人一筹。
3.影视众筹应该怎么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影视作为大众消费的行业,各种不同地众筹玩法纷纷涌现。从最早的娱乐宝,到最近《大圣归来》背后的众筹融资,影视众筹貌似有望成为影视融资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个跨界的玩法,既涉及互联网、金融,又涉及影视产业。这之前谈论更多的是,影视机构投资人应该如何投资于影视产业。在下一期的专栏文章,我将从跨界的层面分析现有影视众筹模式的实质问题,并提出我认为理想的众筹玩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