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阅读

戏影联动成影视业发展新风口

     随着舞台剧改编电影连获票房佳绩,舞台剧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电影IP,戏影联动被认为是影视业发展的新风口。

  “舞台剧转化成电影IP有三个特点:一是舞台剧已经相对成熟,能直观看到故事梗概,是一种立体化的呈现;二是舞台剧和电影在故事体量上接近,基本都是两个小时左右;三是舞台剧和电影的消费群体比较一致。”世纪华鹏创始人汪鹏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舞台剧的发展不温不火,“戏影联动”的提出不仅可有利于化解当前整个行业的矛盾,助力打破僵局,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之道,而且让舞台剧更有生命力地持续发展、创新发展。

  对于如何选择舞台剧作为电影IP,汪鹏飞表示,首要考虑的是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能力,一个剧目上映前会有三轮的筛选、孵化。

  此外,汪鹏飞开辟了两条比较成熟的舞台剧“转化”影视之路,一条是“泛青春”产品线,另一条则是经典舞台剧类型。

  “经典舞台剧产品线由于IP转化和衍生空间有限,所以并不追求一定要原创,可以给予版权引进类剧目更大的空间。”汪鹏飞表示。

  在近日举办的世纪华鹏2017年度战略发布会上,世纪华鹏公布了“戏剧+电影+网剧”“戏剧+网剧”“戏剧+网大+网文”等不同类型的“戏影联动”的剧目。

  谈及本次公布的诸多戏影联动项目,汪鹏飞认为,舞台剧可以很好地完成对IP的孵化和淬炼。不过,“当影视剧上映前,其中的IP内容还是有风险的。舞台剧恰恰是屏蔽了IP转化成影视剧的很多风险。”

  “舞台剧可以通过前期演出知道观众第一时间的反馈,而且可以通过多场次演出去打磨舞台剧的内容。并且在剧目上演前,已经经历了多轮筛选,相对来说,在转化成影视剧之前,已经知道了观众的反响。”汪鹏飞表示,也可以先把舞台剧做公益演出,如果反响不好,就不会冒风险走向市场,转化为影视剧。

  对于近两年出现的一些戏影联动但并不成功的作品,汪鹏飞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舞台剧题材本身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二是舞台剧本身的口碑并不好或是不成熟,导致其并不适合改编为影视剧。

  汪鹏飞强调,内容的筛选、淘汰机制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在进行IP转化前,我们会直接去面对观众,让观众最终作判断。

  业内人士认为,世纪华鹏在戏剧板块已经有多年积累,通过“商业戏剧+影视转化”的独特优势,将实现戏剧IP的娱乐价值最大化,打造出舞台剧IP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目前院线电影和舞台剧之间逐渐开始形成互哺关系,双方相互输入创作灵感、演员和制作团队资源,院线电影依靠话剧开拓新疆场,舞台剧也借助院线电影的影响力来扩大舞台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世纪华鹏与爱奇艺影业联合出品的 “舞台剧+院线电影”的《夔龙玉》,被认为是在“互联网+”趋势下的典型商业化跨界案例,将舞台作品进行银幕化呈现,在舞台剧IP挖掘与打造方面进行广泛联动、深耕制作,在内容层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与创新,或将领跑“戏影联动”新领域,开创票房转化新模式。